Search


「青春是一段傷害人與被傷害的過程,有的時候我們沒有機會說對不起,有的時候,則是沒有機會讓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「青春是一段傷害人與被傷害的過程,有的時候我們沒有機會說對不起,有的時候,則是沒有機會讓我們說沒關係。有些說不出口的抱歉會讓我們掙扎一輩子,有些沒聽見的沒關係,會讓我們痛苦好久好久。」──時報出版 《人之初》

人之初,再版了。

很多人,包括出版社跟我說過,這是我寫過最沒有時代感的小說。翻閱起它,像似擷取了某個年級生人生中的13-21歲。可能是十年前的十三歲,也可能是二十年前的十三歲,又或許,只是上個夏天。

長大其實很困難。以為最難的走了,才發現更艱鉅的在前頭等你。再版的人之初,我幾乎沒有修改。當年寫人之初,我以為我寫的只是青春的擷取,才發現最撼動的是精神異常。或許那時候的我,並不知道那樣的痛苦是一種疾病,以為它只是青春必走的一部分。又或許,我沒想過那樣的痛苦,不是我的異常,而是很多人走過卻無法言語的傷。

精神疾病,或者說情緒疾病,從來不是十三年前我寫人之初的主題。它卻,成了我人生的主軸,也成了我再次讓人之初用它最原始的面貌再版的關鍵。那些不能說的,不敢說的,無法被同理的,依然存在,並沒有更好。我們只是走遠了,而其實,它依然在。

1/23,我邀請你,跟我一起看見自己那年的破碎,再把自己拾起來一次。

十三年過了,如果那年的人之初是首青春的歌,那 #人之初2018,我想我只會說,#它很白,#很厚,#很精神病。

然後,我很喜歡。

希望你也會喜歡,或者重新喜歡。

#博客來:https://goo.gl/TxhY7Q
#2月8號國際書展,下午1-3點,新書分享會

[以下是我覺得應該大部人已經轉台了但是我忽然就想說的話]

其實,我知道我的粉絲專業快要變成打書的地方。我鮮少書寫了,我知道。事實上,我從去年的四月,我停筆了很久。可能是生病了,失去語言的能力。我常常不記得自己在哪裡,時間又走到哪裡去了。沒有快樂的樣子,只有黑色瀑布淋得全身是傷。我一直在等大雨停,只是時間過了,從17年走到18年,才驚覺,雨是不會停了,時間也不等人。而我能做的,就只是衝進去雨裡哆嗦,或者替自己打起一把傘。

我不知道,憂鬱症會帶著我們走去哪裡。我依然在看,他會帶著我走去哪裡。天晴也罷,陰雨也罷,我所能做的就是說著不同的故事,用著不同的文字去書寫那個與我們共生,最遠最近,最愛也最恨的另一個自己。

想像自己活在不一樣的世界裡,用文字找回那個沒有生病的我們,找到那個依然病著的我們,一起勇往直前。

我沒有小說家的樣子,即使用力地走上這條路。以為自己長大了,才發現我們都還是愷君,那樣支離破碎。

最近的專訪,主題是回頭。我始終相信,我們不能回頭了,也無法回頭。只能勇敢地往前走。離我完整把一個故事說完的那天,過了好幾個月了。我依然無法完整把字找回來,把句子撈出來。但是即使如此,我依然選擇在黑暗中讓自己一次又一次再來。

#人之初2018
#青春是白的
#只是被我們弄髒了
#夏天回來了他卻沒有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移民加拿大後,尋找著自己的臉孔,於是寫作。書寫傷痛,試圖修補我們的?
View all posts